據近日發(fā)布的《科學》雜志最新報告,40億年前,火星表面可能被水覆蓋。這項研究基于歐洲空間局的“火星快車”探測器和美國航天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收集到的數(shù)據。
研究表明,火星北部存在含水硅酸鹽礦物質,這可能意味著該地區(qū)曾有大量水流經過。同時,歐洲空間局早前在火星南部發(fā)現(xiàn)了水跡象,不過大多是以頁巖的形式存在。
巴黎大學的讓-皮埃爾·比布爾博士認為,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表明了約40億年前水可能在火星表面上存在,并可能分布在火星的南北兩極地區(qū)。不過這些水環(huán)境可能只存在了幾億年,之后便消失了。
比布爾博士指出,雖然過去的火星水可能不以海洋的形式來呈現(xiàn),不過這是迄今為止的研究中最為明確的跡象,證明火星曾經存在過水的跡象。
不過,科學家們仍在探討火星上水的存在時間、形式和地點等問題。本月初,在英國《自然地學》雜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,歐美科學家表示,約35億年前,地球上出現(xiàn)了單細胞生命形式,火星上可能也在此時期產生了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
目前,火星表面至少有52處河流三角洲沉積地質,這些特征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。通過對火星地貌的研究,我們或許能夠更好地了解這顆行星的過去和未來,也或許將幫助人類探索太陽系中更遠的天體。